
原子吸收光譜儀主要由哪幾部分組成?原子吸收光譜儀是我們常用的一種實驗室儀器,雖然用的多,但是卻很少有人對原子吸收光譜儀的組成結構有所了解,這類精密儀器我們不光只能是會用,還要了解它的組成結構,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我們使用原子吸收光譜儀,那么原子吸收光譜儀主要由哪幾部分組成?下面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原子吸收光譜儀主要由光源、原子化系統(tǒng)、分光系統(tǒng)及檢測系統(tǒng)四個主要部分組成:
(1)光源原子吸收光譜儀光源的作用是發(fā)射被測元素的特征共振輻射,用以提供原子從由基態(tài)躍遷到相應的激發(fā)態(tài)的光能。空心陰極燈是原子吸收光譜儀中應用最廣的一種光源。包括一個空心圓筒形陰極和一個陽極,陰極由待測元素材料制成,陽極由鈦、鋯、鉭或其它材料制作,陰極和陽極封閉在帶有光學窗口的硬質玻璃管內(共振線波長在350nm以下應用石英材料),管內充有壓強為0.1~0.7kPa的惰性氣體氖或氬。當兩極間加上一定電壓時,管內惰性氣體首先電離,離子和電子在電場作用下分別向兩極移動,如果氣體陽離子的動能足以克服金屬陰極表面的晶格能,當其撞擊在陰極表面時,就可以將原子從晶格中濺射出來,則因陰極表面濺射出來的待測金屬原子被激發(fā),便發(fā)射出該元素的特征光。這種特征光譜線寬度窄、干擾少,故稱空心陰極燈,其發(fā)射的為銳線光源。
(2)原子化系統(tǒng)原子化器的功能是提供能量,使試樣干燥、蒸發(fā)和原子化。入射光束在這里被基態(tài)原子吸收,因此也可把它視為“吸收池”。常用的原子化器有火焰原子化器和非火焰原子化器。相應的兩種儀器分別為火焰原子吸收光譜儀和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儀。
(3)分光系統(tǒng)分光系統(tǒng)又稱分光器,主要由色散元件如棱鏡或光柵、凹面鏡、入射和出射狹縫等組成,其作用是阻止來自原子化器內的所有不需要的輻射進入檢測器,將所需要的共振吸收線分離出來。分光器的關鍵部件是色散元件即單色器,現(xiàn)在商品儀器都是使用光柵。單色器的主要作用是將復合光分解成單色光或有一定寬度的譜帶。其作用原理是依據(jù)棱鏡或光柵的色散作用來分光的。
(4)檢測系統(tǒng)檢測系統(tǒng)由光電倍增管、放大器、對數(shù)轉換器、指示器(表頭、數(shù)顯器、記錄儀及打印機等)和自動調節(jié)、自動校準等部分組成,是將光信號轉變成電信號并進行測量的裝置。原子吸收光譜法中檢測器通常使用光電倍增管(PMT)。
以上就是原子吸收光譜儀的幾個主要構造,也是組成原子吸收光譜儀的幾個部分,少了任何一個都沒辦法繼續(xù)使用原子吸收光譜儀,我們對于原子吸收光譜儀的了解越多,越能幫助我們使用原子吸收光譜儀。如需繼續(xù)了解原子吸收光譜儀相關消息或者更多相關資訊,歡迎閱讀《原子吸收光譜儀原理分類有哪些,看完本篇文章你就知道了[熱點推薦]》。